原文作者 Gigi Engle 在 Elite Daily 上發表一篇文章中表示,她某天坐在咖啡店裡,和她最好的朋友們討論著:要在這個世界裡,找到能好好約會的男人有多困難?
是的,我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的共同問題,好像要找到最適合跟你在一起的人,簡直是不可能的事。
所以作者 Gigi 最後就脫口而出:「我希望我能跟自己約會就好。」而且她是認真的,他是真的希望可以跟自己約會。 Why not ?
她說:我覺得自己很美,幽默感也很棒而且一直都很有趣——那我能找到像我一樣的人,但是是男人版的嗎?
我們用盡一生的力氣去尋找所謂的靈魂伴侶、我們的另一半,就像搭配咖啡的奶精那樣。
常有人說「異性相吸」,但是,這根本與現實約會的情況不符啊!聽起來比較像是簡單且被過度理想化的 idea 。為什麼你會想花一輩子跟一個和你沒有太多相似之處的人在一起呢?又或者,我們會想找一個可以跟我們「互補」,且對我們有較深的了解的人,來成為讓我們完整的另一半呢?
看看我們生活與成長的社會,就會發現這件事很有趣。「自拍(selfie)」與強調「愛自己(self-love)」的自戀文化現在相當普及,你可能會說你想找一位與自己互補的人在一起,但或許我們其實都只想跟自己約會吧!
-
自戀(Narcissism)讓我們只想與自己長得像的人在一起
研究顯示,我們傾向被長得像我們爸媽的人吸引,畢竟,我們的身體特徵都遺傳自雙親。
你們想想:跟他們的初次見面,他們的外型就是你對他們的第一印象,第二步你就會將他們分為是否有吸引力兩類。
現在是自戀的時代來臨,我們有超多自拍照,有超多社群媒體帳號——我們真的超愛自己。但有些人認為這件事並非好事,因為我們對自己的外表更有自信了,在我們覺得自己很有魅力時,我們也會希望未來的白馬王子也有同樣的水準。
瀏覽 The Boyfriend Twin Tumblr ,就像網站所說:「有什麼比跟自己約會更性感的?」裡面充滿很多長得極為相似甚至根本一模一樣的男男照片。
既然我們現在活在一個超自戀的時代裡,那我們被跟自己長很像的人吸引,聽起來不是滿合理的嗎?
Tumber Siblings Or Dating 裡都是 gay 或長相極為相似的異性伴侶。
這個網站裡不只有 gay 特別自戀,全部的 couple 都將自戀更上一層樓的發揚光大。如果你和自己約會,就是在跟某個值得擁有你的人約會。
那麼,為什麼長得跟自己很像的人,對我們來說比較有吸引力?
Time:homogamy 指的是兩個極為相似的個體的婚姻。數十年來,我們在教育、收入、宗教信仰甚至外在層面都變得越來越相似。
一向來自伊利諾斯大學的研究,研究人員將某些人的臉 PS 到其他陌生人的臉上,並要求他們評估這些陌生人的魅力指數,這些人都傾向喜歡臉跟自己長得比較像的人。
- 年幼就相識
Westermarck 效應——人類學家 Edvard Westermarck 經過一連串的研究發現:一起成長的人,在性成熟後較不會喜歡上彼此。
這聽起來或許合理,但我們早年認識的人,還是可能會影響我們成年後擇偶的條件,通常我們都會尋找和自己條件差不多的伴侶,像是一起擁有相似的背景。
而這都是因為「重複曝光效應( Mere Exposure Effect )」,我們會被自己熟悉的特質所吸引——我們與父母、手足一起相處,使我們更容易對有同樣特質的伴侶所吸引。
- 信任感
我們被其他人吸引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即為:一開始的信任感。如果我們覺得自己能信任這個人,就更可能會覺得他很有魅力。
根據 Science Daily ,我們相信某個人時的大腦信號是非常重要的。當我們信任某人,我們就會覺得他的臉和我們的更為相似,這個現象就是大腦讓我們有安全感的方式,因此,如果我們被跟自己長得很像的人吸引,是因為認為他們值得信任。
蘇格蘭 University of Stirling 的心理學研究學者 Tony Little 在 USA Today 說道:「當你找到一個跟你有著更為相似的長相的人,你就會更信任他,並認為他看起來配合度更高。」
因為你相信自己也了解自己,你就會無可避免地傾向喜歡和自己長得比較像的人。
- 相似的人格特質
我們不僅會被外表跟自己長得很像的人吸引,個性也非常重要。如果你很成功而且有企圖心,你不會想要你的伴侶也同樣積極嗎?如果你有超人的幽默感,你不會想要一個超愛大笑的另一半嗎?
我們在伴侶身上覺得某些人格特質很有魅力,並開始持續探索別的特質,此時我們就是超自戀的人啊!
Fifty Thirty Eigh 的研究指出:86% 的人想要與自己「互補」的伴侶,而非「相似」的伴侶。但事實上,我們根本沒有在找互補的類型,而是在找相似的類型。人們渴望與自己有很多好的相似之處的人,像是幽默、聰明、企圖心和收入。
受歡迎的約會網站 EHarmony 的資料顯示,人們會想和自己相似的人約會。這個網站讓他們的使用者從 102 種不同的人格特質中選擇,發現他們直接反映出自己想要的另一半,就是要有跟自己類似的人格特質。
23andMe 的研究人員寫道:「我們分析來自 15298 的真實 couples (且共同養育小孩)的資料,發現相似的伴侶比不同的伴侶更容易配成對。」
這項資料顯示 97% 的 couples 呈現正相關:
以前吸過菸的就會和以前吸過菸的、悲觀的和悲觀的、守時的和守時的。
值得注意的是,因果關係可能會發展出兩個方向:或許你會被伴侶吸引,因為他(跟你一樣)在初約會時準時出現。但他可能本來是遲到的慣犯,在你跟他在一起之後才改變他的。
很多事都跟吸引力有關。我們總是希望另一半就是我們的全世界、他會與我們以最有冒險精神的方式共度一生,他也會讓我們一起成為更好的人,他最好也都跟我們做一模一樣的事。沒錯,我們根本就只想跟自己約會。
所以,你是真的想找跟自己互補的人嗎?你還是相信異性相吸?或者,你也只是想找一個跟自己幾乎一模一樣的人交往,或是直接跟自己約會罷了!
(資料、圖片來源:Elite Daily)